立井井筒的结构与设计培训教案--中国矿业大学

发表时间: 2023-09-04 04:23:16 来源:亚娱体育官网入口

  立井井筒是矿井通达地面的主要进出口,是矿井生产期间提升煤炭(或矸石)、升降人员、运送材料设备、以及通风和排水的咽喉工程。

  专门用作提升煤炭的井筒称为主井。在大、中型矿井中,提升煤炭的容器为箕斗,所以主井又称箕斗井,其断面布置如图4-1所示。

  用作升降人员、材料、设备和提升矸石的井筒称为副井。副井的提升容器是罐笼,所以副井又称为罐笼井,副井通常都兼作全矿的进风井。其断面布置如图4-2所示。

  专门用作通风的井筒称为风井。风井除用作出风外,又可作为矿井的安全出口,风井有时也安设提升设备。

  除上述情况外,有的矿井在一个井筒内同时安设箕斗和罐笼两种提升容器,兼有主、副井功能,这类立井称为混合井。

  如图4-1、图4-2所示,在提升井筒内除设有专为布置提升容器的提升间外,根据需要还设有梯子间、管路间以及延深间等。用作矿井安全出口的风井,需设梯子间。

  立井井筒自上而下由井颈、井身、井底三部分所组成,如图4-3所示。靠近地表的一段井筒叫做井颈,此段内常开有各种孔口。井颈的深度一般为15~20m,井塔提升时可达20~60m。井颈以下至罐笼进出车水平或箕斗装载水平的井筒部分叫做井身。井身是井筒的主干部分,所占井深的比例最大。井底的深度是由提升过卷高度、井底设备要求及井底水窝深度决定的。罐笼井的井底深度一般为10m左右;箕斗井井底深度一般为35~75m。这三部分长度的总和就是井筒的全深。

  如图4-4所示。井颈的作用,除承受井口附近土层的侧压力及建筑物荷载所引起的侧压力外,有时还作为提升井架和井塔的基础,还要承受井架或井塔的重量与提升冲击荷载。

  (2)生产井架或井塔的基础,将其自重及提升荷载传到井颈部分,使井颈壁的厚度大大增加。

  (3)井口附近建筑物的基础,增大了井颈壁承受的侧压力。因之,在井颈壁内往往要加放钢筋。

  井颈部分和井身一样,也要安设罐梁、罐道、梯子间和管缆间等。另外井颈段还要装设防火铁门和承接装置基础,设置安全通道、暖风道(在严寒地区)、同风井井颈斜交的通风道等孔洞。井颈壁上的各种孔洞的特征,见表4-1。

  井颈型式主要根据井筒断面形状及用途、井口构筑物传递给井颈的垂直荷载、井颈穿过地层的稳定性情况和物理力学性质、井颈支护材料及施工方法等因素。常用的井颈型式有下述几种:

  (1)台阶形井颈(图4-4)为了支承固定提升井架的支承框架,井颈的最上端(锁口)厚度一般为1.0~1.5m,往下成台阶式逐渐减薄。图a适用于土层稳定,表土层厚度不大的条件。图b适用于岩层风化、破碎及有特殊外加侧向荷载时。

  (2)倒锥形井颈(图4-5)这种井颈可视为由倒锥形的井塔基础与井筒联结组成。倒锥形基础是井塔的基础,又是井颈的上部分,它承担塔身全部结构的所有荷载,并传给井颈。倒锥形井颈根据井塔的形式又分为倒圆锥壳形、倒锥台形、倒圆台形等形式。

  倒圆锥壳形(图4-5 a),即圆筒形井塔与圆筒形井筒的井颈直接固接在一起,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

  倒锥台形(图4-5 b),即矩形或框架形塔身的井塔与圆形井筒的井颈直接固接在一起,适用与厚表土、地下水位高的井筒。

  倒圆台形(图4-5 c),即圆筒形井塔与圆形井筒的井颈直接固接在一起,适用于厚表土层竖向载荷大的井筒。

  井颈的深度主要受表土层的深度控制。在浅表土中井颈深度可取表土层全厚加2~3m,按基岩风化程度来定。在深表土中,井颈深度可取为表土层全厚的一部分,但第一个壁座要选择在不透水的稳定土层中。如果多绳提升的井塔基础座落在井颈上时,井塔影响井颈的受力范围(深度)可达20~60m。

  井颈深度除依表土情况确定外,还取决于设在井颈内各种设备(支承框架、托罐梁、防火门)的布置及孔洞大小等。井颈的各种设备及孔洞应互不干扰,并应保持一定间距;设备与设备外缘应留有100~150mm的间隙,孔口之间应留400~500mm的距离。

  井颈的总深度可以等于浅表土的全厚,也可为厚表土的一部分,一般为8~15m。若多绳井塔与井筒固接,则井塔影响井颈的深度可达20~60m。

  井颈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砌筑,厚度一般不小于500mm,为了安放和锚固井架的支承框架,最上端的厚度有时可达1.0~1.5m,向下成台阶式逐渐减薄,第一阶梯深度要在当地冻结深度以下。

  井颈壁厚的确定方法,一般先按照构造要求估计厚度,然后再根据井颈壁上作用的垂直压力和水平压力进行井颈承载能力验算。

  作用于井颈壁上的垂直压力包括井架立架和其它井口附近构筑物作用在井颈上的全部计算垂直压力及井颈的计算自重。按轴向受压和按偏心受压验算井颈壁承载能力。

  作用于井颈壁上的水平压力包括地层侧压力、水压力及位于滑裂面范围内井口附近构筑物引起的侧压力等。在水平侧压力作用下井颈壁按受径向均布侧压力或受切向均布侧压力验算承载能力。

  当作用于井颈上的荷载很大时,为避免应力集中,设计时需增加钢筋。受力钢筋(沿井筒弧长布置)直径一般为16~20mm,构造钢筋(竖向布置)直径一般为12mm,间距为250~300mm。

  井颈的开孔计算,可设开孔部分为一闭合框架,框架两侧承受圆环在侧压力作用下的内力分力为Q,分力V则传至土壤及风道壁上。

  Q可取作用于框架上部侧压力P1的内力分力Q1和下部侧压力P2的内力分力Q2的平均值:(图4-7)

  框架梁上的荷重,可近似按承受从梁两端引出与梁轴成45线交成的三角形范围内的筒壁自重计算(图4-8)。为了简化,将三角形荷载转化为等量弯矩的均布荷载。设三角形中点荷载为

  根据求出的跨中、转角处的弯矩及轴向力的总和,再按偏心受压构件验算闭合框架。强度不足时,进行配筋。

  以往在立井、斜井的井颈下部、在厚表土下部基岩处、马头门上部、需要延深井筒的井底等,都要设置壁座。人们认为壁座是保证其上部井筒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它可以承托井颈和作用于井颈上的井架、设备等的部分或全部重力。从这种思想出发,人们设计出壁座的结构,并以此推导出壁座的设计计算方式。目前国外的矿山建设者,仍然沿用着壁座这种结构的设计和计算原理。

  我国的建井工作者,在最近三十年来的研究中发现,由于井颈段比较长,少则十几米、多则几十米。井颈段与土层的接触面积很大,少则几百平方米,多则上千平方米。土层对井颈段的摩阻力,远大于井颈段井筒的自重及其作用于其上的全部荷载。由此认为井颈段的壁座是绝对没必要的,这一点,已被工程实践所证明。现在已普遍认识到,井筒内的其他壁座,也无存在的必要,因为爆破后,在原来的岩壁上形成的凹凸的表面,实际上就是千千万万个小壁座,它与混凝土粘结的相当牢固,其摩阻力远大于井颈段。

  井底是井底车场进出车水平(或箕斗装载水平)以下的井筒部分。井底的布置及深度,主要是根据井筒用途、提升系统、提升容器、井筒装备、罐笼层数、进出车方式、井筒淋水量、并结合井筒延深方式、井底排水及清理方式等因素确定。

  井底装备指井底车场水平以下的固定梁、托罐梁、楔形罐道、制动钢绳或罐道钢绳的固定或定位装置、钢绳罐道的拉紧重锤等。所有这些设备均应与水窝的水面保持0.5m或1.0m的距离。

  不提人的罐笼井井底多采用罐梁或托罐座承接罐笼,如不考虑延深,托罐梁下留2m以上的水窝即可。井窝存水可用潜水泵排除。

  当采用刚性罐道时,在摇台下应留过卷深度(其大小由提升系统决定),以防提升过卷时蹾罐。在过卷深度处设托罐梁,托罐梁下设防坠保险器钢丝绳拉紧装置固定梁,并留2~5m水窝(见图4-9)井窝深度用下式表示:

  当采用钢丝绳罐道时,托罐梁下面要设置钢丝绳罐道固定梁及钢丝绳拉紧装置平台梁,故井窝要比刚性罐道的井窝深一些(见图4-10)。井窝深度用下式表示:

  h3-钢丝绳罐道定位梁至罐道拉紧装置的距离,一般取2.5~3.0m;若拉紧装置设在井架上,

  h4-钢丝绳拉紧装置长度(重锤),或固定装置长度(拉紧装置在井架上),m;

  图4-9单绳提升钢罐道罐笼井井底结构图4-10单绳提升钢丝绳罐道井底结构

  多绳提升系统中,在井底过卷深度内设置木质楔形罐道,并在楔形罐道终点水平下设防撞梁及防扭梁,以防过卷时蹾罐和尾绳扭结事故发生。

  h4-水窝深度,若为泄水巷排水,不考虑井筒延深时,取5.0m;考虑延深时,取10~15m;若为水泵排水,则需增加平衡尾绳环点至水面距离2~3m。

  式中h1-进出车平台至楔形木罐道终点水平的距离,当双层罐笼两个水平进出车时,一般取15~20m;当双层罐笼,单水平进出车,两个水平上下人员时,h1为下层罐笼高度与井底过卷高度之和。

  h2-楔形罐道终点水平至防撞梁距离,一般取2.5~3.0m;以便检修;当防撞梁设在楔形罐道终点水平时,h2=0;

  h5-平衡尾绳最低点(环点)至钢丝绳罐道定位梁距离,一般取1.0~2.0m;

  图4-11多绳提升钢罐道罐笼井井底结构图4-12多绳提升钢丝绳罐道井井底结构

  箕斗井的井底,是指箕斗装载水平以下的一段井筒,最重要的包含井筒接受仓及水窝。因此,箕斗井的井窝设计应与清理撒煤系统统一考虑,其深度主要根据清理撒煤方式。

  箕斗装载停放水平以下至井筒撒煤接受仓上口段的井窝深度,与罐笼井进出车水平至井窝段的井窝深度基本相同。现依多绳提升、钢丝绳罐道箕斗井井窝深度为例(图4-13),则

  式中h1-装载水平至钢丝绳罐道定位平台距离(包括过卷高度及楔形罐道长),m;

  井筒接收仓有立式和斜式两种,图4-13的斜式接收仓井底工作可靠,并可兼顾延深要求,目前现场采用较多,它能将煤、水引向井筒侧面的清理撒煤硐室。若井筒需要延深时,在箕斗装载水平以下设一倾斜50~60的钢筋混凝土板或钢板,板下用钢梁支撑,可为将来井筒延深创造条件。若井筒不需延深,则将井底作成斜底。

  井筒装备是指安设在整个井深内的空间结构物,最重要的包含罐道、罐道梁、井底支承结构、钢丝绳罐道的拉紧装置以及过卷装置、托罐梁、梯子间、管路、电缆等。其中罐道和罐梁是井筒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罐道作为提升容器运行的导轨,其作用是消除提升容器运行过程中的横向摆动,保证提升容器高速、安全运作,并阻止提升容器的坠落。井筒装备按罐道结构不同分为刚性装备(刚性罐道)和柔性装备(钢丝绳罐道)两种。

  刚性罐道是提升容器在井筒上下运行的导向装置。根据提升容器终端荷载和速度大小,分别选用木质矩形罐道、钢轨罐道、型钢组合罐道(包括球扁钢罐道)、整体轧制异形钢罐道以及复合材料罐道等。

  罐道梁是沿井筒纵向按一定距离(一般都会采用等距离),为固定刚性罐道而设置的水平梁。一般都采用金属罐道梁。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我国常用的刚性罐道主要是木质矩形罐道,现已完全淘汰。到七十年代则以钢轨罐道、滑动罐耳为主;七十年代后期,出现了型钢组合罐道和整体轧制罐道,配胶轮滚动罐耳,目前以采用冷弯方管罐道和钢-玻璃钢复合材料罐道为主。刚性罐道的结构型式如图4-14所示。

  木罐道有比较安全可靠的断绳防坠器,罐笼井筒中曾广泛采用。一般会用木质致密、强度较大的松木或杉木制作,并经过防腐处理。一般为矩形。断面尺寸为:1t矿车罐笼(单层或双层单车)180×160mm,3t矿车普通罐笼(单层单车)200×180mm。

  我国煤矿一般多采用38、43kg/m钢轨作罐道。钢轨罐道在侧向水平力作用下,由于侧向刚性和截面系数过小易导致非常严重的容器横向摆动。因而近年来在提升容器大、提升速度高的井筒中改用矩形空心截面钢罐道,即型钢组合罐道。型钢组合罐道一般用两个16号槽钢加扁钢或角钢加扁钢焊接而成,故又称槽钢组合罐道。我国曾经有一部分矿井采用了球扁钢组合罐道(图4-14)。在国外如波兰、德国、苏联多采用18、22号槽钢或等边角钢焊制的组合罐道。由于型钢组合罐道的侧向弯曲和扭转阻力大,刚性强,截面系数大,配合使用摩擦系数小的胶轮滚动罐耳,提升容器运行平稳,罐道与罐耳磨损小,使用年数的限制长,是一种比较好的刚性罐道。

  实践证明,型钢组合罐道的加工组装消耗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加工引起的罐道变形虽经校正但其误差还无法完全消除,影响安装质量。因此,各种整体热轧异型截面罐道用来代替型钢组合罐道便应运而生了。这种罐道不仅仅具备侧向刚性和截面系数大的特点,而且加工、安装都易于保证质量。

  为了解决钢罐道的防腐问题,在钢表面敷以玻璃钢,利用钢的高强度和玻璃钢的耐腐蚀组合成钢-玻璃钢复合材料罐道,其常规使用的寿命长;另外其重量轻,安装便捷,罐梁层间距可根据条件设计,目前这种罐道的使用已越来越多。

  当采用组合罐道、胶轮滚动罐耳多绳摩擦提升时,提升容器横向摆动小,运行平稳,有利于提高工作速度。刚性井筒装备自身及其所受荷载均直接传给井壁,不增加井架负荷。因此,刚性设备在我国煤矿中特别是大中型矿井中采用最为广泛。

  我国立井井筒刚性设备的发展大致归结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见表4-2。

  目前乡、镇及县营的地方小型矿井中仍有的应用钢轨罐道,一般为38kg/m钢轨。

  钢轨的标准长度为12.5m,固定在四层罐梁上,考虑井筒内冬夏温差,罐道接头处留有4.0mm的伸缩缝,故罐梁层间距为4.168m。

  钢轨罐道的接头位置应尽量设在罐道与罐道梁连接的地方。过去常用销子对接,但是,由于维修更换不便,使用的过程易脱落和剪断销子,故现在都改用钢夹子接头(图4-15)。有的矿井把罐道接头处轨头加工成长100~150mm,深3mm的梢头,提升容器运行平稳、罐耳磨损小,效果较好。钢轨罐道和工字钢罐道梁之间采用特制的罐道卡子和螺栓连接固定(图4-15)。

  钢轨罐道强度高,多采用于箕斗井和有钢丝绳断绳防坠器的罐笼井。由于钢轨罐道在两个轴线方向上的刚度相差较大,抵抗侧向水平力的能力较弱,所以采用钢轨罐道在材料上使用不够合理。滑动罐耳对钢轨罐道的磨损严重,需要经常更换。

  型钢组合罐道是由型钢加扁钢焊接成的矩形空心罐道。我国使用的型钢组合罐道多采用两个16号槽钢组合而成。采用这种罐道时提升容器是通过3个弹性胶轮罐耳沿罐道滚动运行(图4-16)。

  型钢组合罐道的接头应尽量设在罐道与罐道梁连接的地方,接头之间应留3~5mm的伸缩缝。接头多采用扁钢销子或将罐道头磨小的方式(图4-17,a、b)。为客服扁钢销子接头时更换罐道的困难,改善胶轮罐耳的工作条件,可将罐道接头处切成45斜面,罐道间借助导向板连接(图4-17,c)。这种接头方式的优点是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安装更换方便。

  型钢组合罐道在两个轴线上的刚度都较大,有较强的抵抗侧向弯曲和扭转的能力;罐道寿命长;配合使用弹性滚动罐耳,可减低容器的运行阻力,容器运行平稳可靠。

  整体轧制罐道在受力特性上具有型钢组合罐道的优点,并且与型钢组合罐道相比,不仅节约加工费用,还可减轻罐道的自重,保证罐道安装质量。国外采用整体轧制罐道较多,我国对此也十分重视,已有定型设计和批量生产。整体轧制罐道的截面形状见图4-14e、f,其中方形罐道截面封闭,仅表面受淋水腐蚀,因而常规使用的寿命长。

  钢-玻璃钢复合材料罐道,重量轻、耐磨、耐腐,安装便捷,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沿井筒纵向,每隔一定距离为固定罐道而设置的水平梁称为罐道梁(简称罐梁)。多数矿井采用金属罐道梁。

  从罐道、罐道梁主要承受因断绳防坠器制动而产生的垂直动荷载的作用来看,选用垂直抗弯和抗扭阻力大的工字钢是合理的。当立井罐笼采用钢丝绳防坠器或多绳提升后,罐道和罐道梁不再承受由于断绳制动而产生的垂直动荷载作用。这时罐道、罐道梁主要承受提升容器在运行过程中作用于罐道正面和侧面的水平力。工字钢截面的侧面抗扭阻力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再采用工字钢罐梁就不够合理。若采用由型钢焊成的或整体轧制的闭合形空心截面罐道梁,在强度、刚度、抗腐蚀和通风、提升效果等方面,都比工字钢优越。因此,国内外现已采用专门轧制、压制或型钢焊接的闭合形空心截面罐道梁。常见的罐梁截面形状见图4-19。

  在一般情况下,金属罐道的罐梁层间距采用4m、5m、6m,钢轨罐道采用4.168m。

  近年来,经过在一些矿井的试验证明,适当地加大罐道梁的层间距是可能的。目前我国采用型钢组合罐道或整体轧制罐道时,罐梁层间距一般为6m,大幅度减少了罐梁层数和安装工程量,节约投资,经济效果较好。

  梁窝埋设是在井壁上,现凿或预留梁窝,将罐道安设在梁窝内,最后用混凝土将梁窝充埋密实。罐梁插入井壁的深度不小于井壁厚度的2/3或罐梁高度,一般为300~500mm。这种固定方式牢固可靠,但施工速度慢,工时和材料消耗量大,破坏井壁的完整性,易造成井壁漏水。这种固定方式已被树脂锚杆固定方式所取代。

  预埋件固定方式是将焊有生根钢筋的钢板,在砌壁时按设计的基本要求的位置埋设在井壁内。在进行井筒装备时,再将罐道梁托架焊接在预埋钢板上。这种固定方式常用于冻结段的钢筋混凝土井壁。它有利于保证井壁的完整性或封水性能。但施工较复杂,不利于滑模施工,预埋时难于达到一定的要求的准确位置,钢材消耗量大,焊接工作量大,往往影响施工质量。

  锚杆固定方式是采用树脂锚杆,将托架固定在井壁上,然后再在托架上固定罐梁(或罐道)。树脂锚杆因具有承载快、锚固力大、安装简易便捷等优点,目前广泛采用。

  在不设防坠器或用钢丝绳防坠器的井筒,是以提升容器运行时与罐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水平力作为罐梁、罐道的计算荷载。因此,在多绳提升或采用钢丝绳防坠器时,井筒装备应以水平力为主进行计算选型。

  目前国内外关于怎么样确定刚性罐道的水平荷载,尚处于试验和研究阶段。作用于罐道的水平荷载Py、侧面水平荷载Px以及垂直荷载Pv(如图4-20),可参考经验公式设计: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罐道可简化为单跨简支梁或1~2根罐道长度的多跨连续梁进行设计计算。

  提升容器在运行过程中作用于罐道的水平力,通过罐道与罐梁的连接处传给罐梁。在罐道正面水平力Py作用下,引起罐梁在水平面的弯曲变形;在侧面水平力Px作用下,使罐梁偏心受拉和受压。提升容器作用于罐道与罐梁的垂直力Pv使罐梁产生垂直平面的弯曲和扭转。根据罐梁的层间结构,罐梁可简化为简支梁或多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立井井筒都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砌筑,井筒涌水量大都在5~10m3/h,。井内淋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SO4-2,Cl-等离子。井内空气中含有CO2、SO2、NO2、Cl2、O2、H2S等气体,构成了井筒金属设备遭腐蚀的外因,井筒装备腐蚀严重。据全国140个井筒的调查统计资料表明,立井罐道梁每年平均单面腐蚀厚度为0.17mm,最大厚度可达0.5mm。因为钢铁构件在井下潮湿气体环境中,构件表面水膜内氧气浓度不均形成氧浓差电池及构件表面不光滑形成腐蚀微电池作用,构成了对钢铁构件的电化学腐蚀。氧和其他电解质的存在,增加了溶液的导电性和去极化作用,加速了钢铁构件的腐蚀速度。不论钢铁构件与矿井水的接触状态如何,当PH1.5时,每年的腐蚀厚度将超过1mm。

  目前我国煤矿井筒装备的平均寿命为15年左右,腐蚀严重地区不足10年。整个井筒全部更换一次井筒装备,需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矿井停产时间长达1~2个月,造成的经济损失极为严重。因此,防止和延缓井筒装备的腐蚀,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国目前井下防腐方法主要有涂料防腐、镀锌防腐、电弧喷涂防腐和玻璃钢防腐。

  涂料防腐是一种传统的防腐方法,目前井筒装备防腐常用的涂料主要有环氧沥青漆、氯化橡胶漆、无机富锌底漆,以及利用环氧树脂和聚氨酯该性而成的环氧云母氧化铁底漆、环氧富锌底漆、环氧聚氨酯漆等。通过多年的实践,富锌底漆的防腐效果已被公认,但是不论是无机富锌漆,还是环氧富锌漆,都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这类涂料是多组份组成,使用前需按比例混合调制,未经专门训练的实施工程人员,难以调制和控制质量;另外由于受气温和湿度的影响,配制的涂料必须及时使用,因而全面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

  镀锌防腐也是一种成熟的防腐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在金属表面覆盖锌或铝面层来达到防腐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大多数都用在地面结构,尤其是无水的环境条件。

  电弧喷涂防腐是在金属构件上进行电弧喷涂,并对喷层进行封闭处理,该方法可实现长效防腐。电弧喷涂一般需与涂料防腐组合,目前该方法初期投资比较高,但常规使用的寿命长,从长远考虑仍然比较经济合理。电弧喷涂防腐的技术方面的要求是首先对构件的表明上进行除锈处理,除锈质量发展要求应达到Sa2~3级标准;电弧喷涂喷锌或铝的厚度为150m,要求涂层致密均匀,无起皮、鼓泡、大溶滴、裂纹、掉块等;涂层最小厚度不能低于100m;最后采用842+546环氧(沥青)类有机封闭涂料涂刷。

  玻璃钢复合材料防腐是在钢结构表面敷盖一层适当厚度的玻璃钢防腐层,目前可用于井筒装备的罐梁、托架等。如果用于罐道一定要进行采用特殊工艺,使其能达到耐腐、耐磨的目的。

  立井钢丝绳井筒装备亦称柔性装备。柔性装备采用钢丝绳作罐道,不需设置罐道梁,具有节省钢材、节约投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安装方便;井内无罐梁,通风阻力小;绳罐道具有柔性,提升容器运行平稳等优点。因此,我国煤矿在七十年代曾广泛采用钢丝绳罐道代替木罐道和钢轨罐道。由于密封钢丝绳依赖进口,提升容器在运行中的摆动规律尚不清楚,限制了钢丝绳罐道的发展。近年来,由于以上问题的解决和多绳提升的出现,又为钢丝绳罐道的使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煤矿、金属矿中,在采用各种提升容器、终端荷载,不同提升速度和不同井深的井筒中,都有采用钢丝绳罐道的。并已显示出具备比较好的发展前景。

  钢丝绳罐道是利用钢丝绳作提升容器运行的轨道。罐道绳的两端在井上和井底由专用装置固定和拉紧,井筒内不需设置罐道梁。钢丝绳罐道最重要的包含:罐道钢丝绳、防撞钢丝绳、罐道绳的固定和拉紧装置、提升容器上的导向装置、井口和井底进出车水平的刚性罐道以及中间水平的稳罐装置等。

  目前使用的钢丝绳罐道有普通钢丝绳、密封钢丝绳和异形股钢丝绳3种。用普通6×7或6×19钢丝绳作罐道时,货源广、投资省,但不耐磨、寿命短、不够经济,只适用于小型煤矿的浅井。密封钢丝绳和异形股钢丝绳表面十分光滑、耐磨性强、具有较大的刚性,是比较理想的罐道绳。特别是异形股钢丝绳,它虽比普通钢丝绳贵40%,而常规使用的寿命为普通钢丝绳的2~3倍。

  提升容器沿绳罐道运行时,在各种横向力的作用下,一定会产生摆动。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提升容器运行平稳和提升工作安全,罐道绳一定要有一定的拉紧力和刚度。《》规定:“采用钢丝绳罐道时,每100m钢丝绳的张紧力不小于10kN,每个容器设有四根罐道绳时,每根钢丝绳的最小刚性系数不小于500N/m。”

  罐道绳的直径大小,除应满足拉紧力和安全系数的要求外,还应考虑罐道长期磨损及刚度的要求。罐道绳直径通常根据井筒深度、提升终端荷重和提升速度等因素,按经验数据选取。然后,再验算安全系数m,即:

  罐道绳的布置方式如图4-21所示,一般有对角(2根)、三角(3根)、四角和单侧(4根)等几中。在深井中,国外还有设6根罐道绳的。

  选择罐道绳布置方式时,应使罐道绳远离提升容器的回转中心,以增大罐道绳的抗扭力矩,减少提升容器在运行中的摆动和扭转,同时,应尽可能对称于提升容器布置,使各罐道绳受力均匀。

  螺杆拉紧是将罐道绳下端用绳夹板固定在井底钢梁上,罐道绳的上端用拉紧螺杆固定,并在井架上安设螺杆拉紧装置。当拧紧螺杆时,罐道绳便产生一定张力。为防止罐道绳松弛,常在螺帽下加一压缩弹簧(图4-22)。因这种拉紧方式的拉紧力有限,通常用于浅井。

  重锤拉紧是将罐道绳上端固定在井架上,在井底借助重锤将罐道末端拉紧(图4-23)。这种拉紧方式能使罐道绳获得较大而恒定不变的拉紧力,因而不需经常调绳和检修。由于设有重锤和井底固定装置,要求有较深的井底及排水清扫设施,还需防止重锤被水淹没,影响拉紧力。这种拉紧方式通常用于要求拉紧力较大的中深井和深井中。

  液压螺杆拉紧是将罐道绳下端用倒置的固定装置固定在井窝专设的钢梁上,井架上设液压螺杆拉紧装置将罐道绳上端拉紧。这种方式是利用液压调整罐道绳的拉紧力,调绳方便省力,井窝较浅,还可节省重锤所需的铸铁材料,但装绳和换绳比较麻烦。

  防装绳又称档绳,设在两个容器之间,当容器之间的间隙较小或井筒较深时,需设防撞绳隔开相邻的提升容器,防止发生碰撞。采用钢丝绳罐道时,根据《》规定,两容器之间的间隙为450mm;设防撞绳后,两容器之间的间隙为200mm。通常设两根防撞绳,其间距为提升容器长度的3/5~4/5。

  防撞绳磨损比罐道绳小,但容器碰撞时,它将承受很大的摩擦冲击和挤压。因此,每根防撞绳的拉紧力和直径的取值应不小于罐道绳的拉紧力和直径。

  为了使矿车进出罐笼,或箕斗装、卸载处的一段井筒中,必须设稳罐用的刚性罐道。其布置形式多用四角布置和两侧布置。在多水平提升的罐笼井中,中间水平进出车处不设刚性罐道,而设专用的稳罐承接装置(如摇台稳罐装置、摇台稳罐钩、气动稳罐器)。

  采用钢丝绳罐道时,提升容器上应设专门的钢丝绳罐道导向器,一般每根罐道绳设两个导向器,如提升容器高度较大,可设3个导向器。

  导向器的结构应满足耐磨、装卸更换方便、安全可靠等要求。目前普遍采用的滑动式导向器由外壳和衬套组成。衬套用硬木、铝、黄铜、塑料或尼龙等材料组成,其内径比罐道绳直径大2~3mm,其长度为罐道绳直径的6~8倍。滑动式导向器运行时没噪音,不受速度增长的限制,而且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更换衬套方便。滚轮导向器对罐道绳磨损小,使用期长,但结构较复杂,运行时噪声大,通常用于建井时的临时罐笼提升。

  《》第十六条规定:通到地面的安全出口和两个水平之间的安全出口,倾角大于45时必须设梯子间。立井梯子间中,安装的梯子角度小于80,相邻两平台的距离,小于8m。

  梯子间主要作为井下发生突然事故和停电时的安全出口,平时也可利用梯子间检修井筒装备和处理故障。

  梯子间由梯子、梯子梁和梯子平台组成。梯子间通常布置在井筒一侧,并用隔板(或隔网、隔栅)与梯子间、管缆间隔开。我国煤矿多采用交错式梯子间(图4-24),一般为钢结构或玻璃钢结构。金属梯子间如图4-25所示。

  梯子一般都会采用扁钢作梯子架,材料规格为80×12mm;角钢作梯子阶(踏步),梯子架与踏步焊接,用螺栓与梯子梁固定。梯子梁通常用14号槽钢制作,一端与井壁固定,另一端与罐道梁用角钢、螺栓联结。梯子间主梁不作罐道梁时,一般用16~20号槽钢制作,隔板过去多采用金属网。因其不耐腐蚀,寿命短,近年来多应用玻璃钢隔板或强度高的塑料隔板。梯子平台采用3mm厚以上的防滑纹钢板加工或玻璃钢制作。

  立井管缆间大多数都用在布置各种管路(如排水管、压风管、供水管,有时还有充填管和泥浆管等)和电缆(如动力、通讯、信号电缆等)。

  为便于检修,管缆间经常布置在副井中,一般与梯子间布置在一起(见图4-26)。管路应尽量靠近梯子间主梁,与罐笼长边平行布置,这样,站在罐笼顶上检修或拆换管子较为方便。

  排水管一般布置在副井中,在井筒内的位置视井下中央水泵房的位置而定。管道数目根据井下涌水量大小而定,但不可以少于两趟,其中一趟备用。压风管和供水管,一般也布置在副井中。压风管根据压风机房的位置,为减少管路中压风损失,有时布置在风井中。

  管路用管卡固定在管子梁或罐梁上(图4-26)。对直径较小的压风管或供水管亦可用管卡直接固定在井壁上。

  排水管长度小于400m时,其下端支撑在托管梁上的固定管座上。管长超过400m时,每隔150~200m需设固定直管座,在其下端安装伸缩器。井内最上面的直管座及伸缩器,设在距井口50m处(图4-27)。托管梁除承担管路重量外,还需考虑“水锤”所产生的冲击力,一般都会采用大型工字钢或组合工字钢。

  井筒内的动力和通讯、信号电缆多采用卡子固定在靠近梯子间的井壁上。电缆敷设的位置应考虑进、出线简单,安装检修方便。通讯、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应分别布置在梯子间两侧,如受条件限制、布置在同一侧时,两者间距应在0.3m以上。

  井筒断面设计包括确定井筒断面尺寸,选择井壁结构并确定井壁厚度,绘制井筒断面施工图和编制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表。

  煤矿立井提升容器有两种,一是箕斗,二是罐笼。专门用作提升煤炭的容器叫箕斗;用作升降人员、材料、设备和矸石的容器叫罐笼。在大、中型国营矿山中,提升煤炭均选用箕斗,在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型矿井中,有的也用罐笼提煤。而副井均为罐笼提升,有的也担负一部分提煤任务。

  我国煤矿用箕斗和罐笼,分别适用于各种刚性罐道和柔性罐道等多种类型。按照提升钢丝绳类型,又分单绳提升和多绳提升两类,其中多绳提升具有提升安全、钢丝绳直径小、设备重量轻等优点,因而在大中型矿井中使用日益广泛。伴随多绳提升的出现,箕斗的容积也慢慢变得大,我国的箕斗最大已达40m3。

  箕斗的容量和规格,主要根据矿井年产量,井筒深度及矿井年工作组织来确定。箕斗的一次合理提升量可按下式计算:

  C-提升不均匀系数,有井底煤仓时:C=1.1~1.15;无井底煤仓时:C=1.2;

  u-箕斗在曲轨上减速与爬行所需的附加时间,可取u=10s;或罐笼在井口稳罐所需的附加时间,可取u=5s;

  -休止时间,s;箕斗装卸载和罐笼提升人员、矸石及进出材料车、平板车的休止时间,按《煤炭工业设计规范》规定选取。

  -速度乘数;对一般交流电机拖动的提升设备,可取速度乘数=1.2;

  根据求得的一次合理提升量q和松散煤的重力密度,即可选用相应的箕斗。松散煤的重力密度约为0.9t/m3,煤的松散系数约为1.5。选择箕斗时,应在不加大提升机功率和井筒直径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大容量的箕斗,以降低提升速度和节省电耗。

  罐笼的类型应根据矿井选定的矿车规格初选,然后再根据《煤矿设计规范》的规定按最大班工人下井时间、最大班净作业时间进行验算。

  (1)按最大班工人下井时间验算:按照40min内运送完毕最大班井下工人的要求验算。

  T-一次提升循环时间,s;可按公式(4-9)计算。如最大速度Vm超过《》规定的提人最大速度12m/s时,T应按Vm=12m/s计算。

  如果不能够满足上式要求,则可采用双层罐笼。升降人员时用两层,提升矸石或进行其它作业时只用一层。

  对于提升任务较重,矿井深度较大的大型矿井的副井,除应满足升降人员的要求外,还要根据最大作业班提升总时间不应超过5h进行验算。最大作业班提升总时间包括:最大班升降工人时间,按工人升降井时间的1.5倍计算;而升降其他人员时间,按20%计算;提升矸石,按日出矸量的50%;运送坑木、支架,按日需要的50%;计算出最大班总作业时间,以不超过5h进行验算。若计算出的最大班总作业时间超过5h,则应考虑选用多层或多车罐笼。

  井筒断面应根据选定提升容器与井筒设备的类型来布置。井筒断面内除提升间外,根据井筒的用途,往往还需要布置梯子间、管缆间或延深间。

  井筒断面的布置,既要满足井筒内提升容器等设备布置的要求,又要力求缩小井筒断面,简化井筒装备,以达到节约材料和投资的目的。

  根据提升容器和井筒装备的不同,井筒断面布置形式多种多样。一些较为典型的井筒断面布置形式见图4-28。

  根据罐道与提升容器的位置不同,刚性罐道的布置方式有单侧布置、双侧布置和端面布置三种。单侧布置如图4-28,b、f所示,罐道布置在提升容器长边的一侧。双侧布置如图4-28,a、d所示,其罐道布置在提升容器长边的两侧。单侧布置和双侧布置相比,节省钢材,井筒装备简单,安装工作量小,便于提升大型设备,提升容器运行平稳。端面布置如图4-28,c、e所示,罐道布置在提升容器的短边上,这种布置方式提升容器运行平稳,但是,在进出车水平需要改变罐道布置方式,因此端面布置方式适用于长条形罐笼(如单层双车)单水平提升的井筒中。图4-28,g为对角布置方式。

  钢丝绳罐道的布置方式如图4-28,h、i所示。钢丝绳罐道的根数为2~4根,在大中型矿井中一般会用四根罐道。四根钢丝绳罐道可布置在提升容器的一侧或布置成四角形。国内多采用四角布置,这样能减少提升容器的摆动。但国外有的人觉得单侧布置比四角布置运行平稳,英国近年来多改用单侧布置的方式。

  根据罐道位置的不同,罐道梁的层格结构有通梁、山字梁、悬臂梁、悬臂支撑架、无罐道梁以及装配式组合桁架等布置方式。通梁和山字形层格结构是我国过去常见的布置形式(图4-28, a、b、c),它不能适应深井、重载及高速运行。悬臂梁和悬臂支撑架布置(图4-28,d、e、f)简化了层格结构,节省了钢材。但是,安装要求精确。无罐道梁布置(图4-28,e)是在层格中取消了罐道梁,将罐道直接固定在托架上的一种新型装备结构,其技术经济效果优越,目前国内外在长条形罐笼的井筒中已有采用。装配式组合架层格结构(图4-28,g),是将罐道布置在提升容器的对角线上,并固定在装配式组合桁架上。这种层格结构稳定性高,适用于重载、高速的大型深矿井,具有省钢材、通风好、提升稳等优点,是今后深井井筒装备的发展方向。

  梯子间布置应与管路、电缆一并考虑,尽量相互靠近布置,以便检修管路、电缆。一般梯子间布置在与罐笼长轴平行的一侧。

  管路应尽量布置在梯子间主梁梯子间一侧(图4-28,a、h),有时也可布置于提升间一侧(图4-28,b);当管路较多时,则可分开布置于提升间两侧的管缆间内,但部分管路检修不便。

  提升容器相互之间,提升容器与罐梁、井梁、井壁之间的安全间隙是布置井筒、设计井筒断面的重要参数,应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选取,见表4-3。

  表4-3立井内提升容器之间以及提升容器最突出部分和井壁、罐梁之间的最小间隙表mm

  井筒净断面尺寸主要根据提升容器规格和数量、井筒装备的类型和尺寸、井筒布置方式和各种安全间隙来确定,最后用通过井筒的风速校核。

  (1)根据井筒的用途和所采用的提升设备,选择井筒装备的类型,确定井筒断面布置形式。

  (2)根据经验数据,初步选定罐道梁型号、罐道截面尺寸或罐道绳的类型和直径,并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确定间隙尺寸。

  (3)根据提升间、梯子间、管路、电缆占用面积和罐道梁宽度、罐道厚度以及规定的间隙,用图解法或解析法求出井筒近似直径。当井筒净直径小于6.5m时,按0.5m进级;大于6.5m时,一般以0.2m进级确定井筒直径。

  (5)根据验算后确定的井筒直径和罐道梁、罐道规格,重新作图核算,检查断面内的安全间隙,并作必要的调整。

  (6)根据通风要求,核算井筒断面,如不能满足,则最后按通风要求确定井筒断面。

  无论是罐笼井或是箕斗井,刚性设备或是柔性设备,井筒净断面尺寸的确定方法基本相同。正常的情况下是首先确定提升间和梯子间尺寸及其相对位置;然后根据安全间隙要求,采用解析法或作图法求得近似的井筒直径,获得提升容器在井筒内的具置;最后做调整,得到井筒的净断面尺寸。

  由提升容器和井筒装备确定的井筒直径,一定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做通风校核,使井筒内的风速不大于允许的最高风速,即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井筒,vmax=8 m/s;专为升降物料的井筒,vmax=12 m/s;无提升设备的风井,vmax=15m/s。根据设计经验,除特殊情况外,设计出的井筒净直径一般都能满足通风要求。若无法满足通风要求,井筒净直径应相应加大。

  井壁是井筒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承受地压、封堵涌水、防止围岩风化等。合理选择井壁材料和结构,对节约原材料、减少相关成本、保证井筒质量、加快建井速度等都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砌筑井壁(图4-31,a、b)常用材料有料石、砖和混凝土预制块等,胶结材料主要是水泥砂浆。料石井壁便于就地取材,施工便捷简单,过去一段时间使用较多。砌筑井壁因为施工中劳动强度大,难于机械化作业,井壁整体性和封水性较差及造价较高等原因,近年来已很少采用。

  整体浇筑式井壁有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井壁两种(图4-31,c),混凝土井壁使用年数的限制长,抗压强度高,封水性好,成本比料石井壁低,且便于机械化施工,已成为井壁的主要形式。钢筋混凝土井壁,强度高,能承担不均匀地压,但施工复杂、效率较低,通常只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如穿过不稳定表土层、断层破碎带等,以及承担井塔荷载的井颈部分使用。

  锚喷井壁(图4-31,d)是一种新型支护形式,但仅限于主井、风井中采用。其特点是井壁薄(一般50~200mm)、强度高、粘结力强、抗弯性能好、施工效率高、施工速度快。目前喷混凝土井壁主要用在淋水不大,岩层较为稳定的条件下。在较松软的岩层中,则采用金属网喷射混凝土或锚杆、金属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

  装配式大弧板井壁(图4-31,e、f)是预先在地面预制成大型弧板(有钢筋混凝土或铸铁的),然后送至井下装配起来,最后进行壁后注浆。这种井壁便于机械化施工,其强度和防水性均较高,井壁质量易保证;但实施工程技术复杂,制造、安装机械化水平要求高。国内用过钢筋混凝土大弧板井壁,国外在冻结法凿井段内采用过铸铁大弧板井壁。

  复合井壁是由两层以上的井壁组合而成,多用于冻结法凿井的永久性支护,也可用于具有膨胀性质的岩层中和较大地应力的岩层中,解决由冻结压力、膨胀压力和温度应力等所引起的井壁破坏,达到防水、高强、可滑动三方面的要求。

  由于所采用材料及其组合形式的不同,复合井壁的类型较多。按其主要构件分类有预制块复合井壁、丘宾筒复合井壁和钢板复合井壁等多种形式(图4-31,g、h)。

  井壁材料和结构类型的选择,一方面要考虑井筒的用途、断面大小、深度和服务年限;另一方面要考虑井筒穿过岩层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及开凿的方法。

  设计井壁厚度,必须首先确定井壁上所受的荷载。作用在井壁上的荷载分为恒荷载、活荷载和特殊荷载。恒荷载主要有井壁自重,井口构筑物对井壁施加的荷载;活荷载主要有地层(包括地下水)的压力,冻结法施工时的冻结压力,温度应力,壁后注浆的注浆压力,施工时的吊挂力等;特殊荷载有提升绳断绳时通过井架传给井壁的荷载和地震力。

  上述荷载中的井口构筑物荷载和特殊荷载主要是作用在井颈段井壁上。一般基岩段井壁承受的荷载主要是活荷载,其中最主要的又是地层作用在井壁上的压力。

  井筒地压问题,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不少地压计算方式,但目前各种理论都还不完善,计算结果往往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井壁厚度计算也只能起参考作用。立井基岩段井壁,可按下述方法计算:

  (1)当井筒地压小于0.1MPa时,井壁厚度取决于构造要求,可取d=0.2~0.3m。

  井筒净直径、井壁结构和厚度确定之后,即可统计井筒工程量和材料消耗量,汇总成表。

  井筒工程量的统计自上至下分段(如表土、基岩、壁座等)进行。材料消耗的统计也分段分项(钢材、混凝土、锚杆等)进行,最后汇总列表。某矿罐笼井井筒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见表4-5。

  井筒施工图包括井筒横断面图和井筒纵剖面图。井筒断面各部分尺寸确定后,按井筒尺寸的大小和井筒装备的布置情况,用1: 20或1:50比例尺绘制井筒的横断面施工图,如图4-1、图4-2所示。除正常横断面外,有时还要绘特殊断面图,如井架托梁处、风硐口、井底楔形罐道等的断面图。

  井筒纵剖面施工图,主要反映井筒装备的内容。通常绘制提升中心线和井筒中心线方向的平面图,图中对井筒装备的结构尺寸及构件安装节点也要表达清楚。施工图应能反应井筒的装备全貌,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

  井筒横断面图中,除标明提升容器与井筒装备的有关尺寸之外,还要标注井筒的方位。方位标法,通常是按图4-32规定标注。

  有提升设备时,井筒方位角与提升方位角相同,采用落地式提升机,提升方位角是指从北方向顺时针旋转至井筒到绞车房之间的提升中心线,a);多绳摩擦轮绞车井塔提升时,提升方位角是指从北方向顺时针旋转至与罐笼提升中心线的地面出车方向或箕斗提升中心线的卸载方向止的夹角(图4-32,b)。无提升设备时,井筒方位角为从北方向起至通风机风道中心线,c),无风道时为从北方向起至与梯子间主梁中心线井筒方位角示意图



相关产品